7月20日,我要去台湾咯。。。。。回来后再跟大家分享分享。。。。
以下就是台湾版本的台湾的简介
http://zh.wikipedia.org/wiki/%E5%8F%B0%E7%81%A3
台灣(臺灣)[2]為位於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北邊的一座島嶼,面積約36,188平方公里,目前由中華民國政府實際管轄。[3]
台灣係由歐亞大陸板塊、菲律賓海洋板塊擠壓而隆起的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蕃薯狀,北迴歸線經過台灣島。全島山勢高峻,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平原狹窄、地震頻繁、溫泉與死火山皆多。氣候上屬高溫、多雨,最冷月的月均溫都在14℃以上,年雨量達2510mm以上。北部全年有雨,南部則集中在夏季降雨,颱風亦常在夏、秋兩季侵襲台灣。由於前述地形之故,所以造成台灣有熱帶、亞熱帶、溫帶、寒帶等氣候區,而自然景觀亦因此呈現多樣化。[4]
台灣至2008年4月底總人口約有22,983,286人,河洛人佔多數,其他尚有客家人、原住民、外省族群等。文字官方訂為正體中文,語言主要有閩南語(台語)、標準漢語(台灣稱國語)、客家語及各族群原住民語言[5]。產業方面則以半導體產業、熱帶農產品等賺取外匯,目前朝向奈米科技、光電發展[6]。進口則以能源為主,目前亦極力推動觀光事業。
名稱由來
台灣的名稱由來很多,其中之一為南台灣原住民西拉雅族的「Taian」或「Tayan」,意為對外來者的稱呼[7];荷蘭時期稱台灣為「Taioan」,以音譯轉寫為漢字「大員」、「台員」、「大灣」或「台窩灣」,這些名稱原本是指現今的台南地區,後來演變為整座島嶼的名稱。另外日本古代對台灣稱呼為高砂。[8]
台灣有另一個名稱叫「福爾摩沙」,在16世紀當時的葡萄牙船隻在經過台灣海面時,從海上遠望台灣,發現台灣島甚為美麗,於是高呼「Ilha Formosa!」,在葡萄牙語的「Formosa」為『美麗』之意,「Ilha」為『島嶼』之意,故翻譯為美麗之島,因此「福爾摩沙」取葡萄牙語「Formosa」音譯而來,在1950年代前是歐洲國家對台灣的主要稱呼。 [9]
台灣正式名稱為臺灣,而「臺」為正體字,但與「台」通用,現今民間與媒體多用「台灣」[10],在部分官方文件中也使用「臺灣」[11]。而中華民國總統府與外交部、行政院新聞局亦曾在陳水扁的第十一任總統任期內在官方名稱加註為中華民國(台灣)。[12]不過2008年5月20日馬英九就任中華民國第十二任總統後,這些網站上的括號「台灣」加註已陸續去除。[13]中華人民共和國則經常使用島上最大都市和中央部會所在地台北代指台灣。
自然地理
中國大陸 | 東海 | 日本琉球群島 東海 | ||
中國大陸 台灣海峽 廈門 | 太平洋 | |||
台灣 | ||||
南海 | 巴士海峽 菲律賓群島 | 太平洋 |
台灣西臨台灣海峽,距中國大陸福建省平均約200公里。北邊隔東海與日本琉球群島相接。東邊為太平洋。西南邊是南海,南邊則隔巴士海峽與菲律賓相鄰。在西太平洋地區由阿留申群島、千島群島、日本、琉球、菲律賓等眾多島嶼所形成的島弧花綵列島中,台灣位於中樞位置。從地緣政治的角度來看,台灣位於東亞島弧中央,為亞太經貿運輸重要樞紐。[14]
目前台灣使用東經120度的UTC+8區時(國家標準時間)。[15]
島嶼的生成
台灣島主要是由兩個板塊的擠壓產生。分別是屬於大陸板塊的歐亞板塊,以及屬於海洋板塊的菲律賓板塊。擠壓的作用分為兩個部分。在菲律賓板塊西邊,歐亞板塊沉入菲律賓板塊下方,而菲律賓板塊的北邊,則是菲律賓板塊沉入歐亞板塊下方。擠壓作用使得台灣島逐漸隆起,並且在台灣的南方形成馬尼拉海溝、呂宋海槽與呂宋島弧,以及在台灣的東北方,形成琉球海溝與琉球島弧[16]。
台灣島突出海面之後,形成許多山脈。花東縱谷將台灣島一分為二,縱谷東邊的海岸山脈屬於菲律賓板塊,西邊的中央山脈、雪山山脈與玉山山脈則屬於歐亞板塊。玉山山脈形成之後,由於上層向西滑動而形成了阿里山山脈[17]。來自高山的雨水沖刷,導致了山脈西側沖積平原的誕生。至今持續的板塊運動,則產生了火山群與頻繁的地震。
地形
台灣全島南北縱長約395公里,東西寬度最大約144公里,環島海岸線長約1139公里,含澎湖群島總長約1,520公里,面積約35,915平方公里,四面環海,島嶼整體形狀似長條蕃薯狀。
台灣島四面環海,孕育了各種海岸地形。北部海岸多為岬灣與巖岸,西部海岸多沙灘、沙丘、潟湖、泥質灘地,南部恆春半島是珊瑚礁海岸,東部屬斷層海岸,坡度陡峻而多斷崖。河流川短流急,不僅有岩石外露的河床,也有平沙舖地的河床,直流型的或曲流型的,甚至有湍急回頭灣,瀑布、壺穴、奇石,遍佈台灣各條溪流上游。
山脈大多呈北北東-南南西走向。主要山脈有縱貫南北的中央山脈,靠西側的玉山山脈與阿里山山脈,北部的雪山山脈,以及緊鄰東海岸海岸山脈,這些山脈合稱台灣山脈。最高峰為玉山山脈的玉山主峰,海拔3,952公尺,不僅是台灣第一高峰。在日治時期亦為日本最高峰,故有「新高山」之名。台灣島亦為世界地勢高度第四高的島嶼。丘陵地帶則大多在北部與靠近山脈地區,這些山地與丘陵共約佔台灣島總面積的三分之二。
平原與盆地雖狹小分散,卻是人口稠密的地區。主要盆地有北部的台北盆地,中部的台中盆地與埔里盆地,以及東部地區的泰源盆地[18]等。嘉南平原位於台灣南部,是台灣最大的平原。其他還有中部的彰化平原,南部的屏東平原,東北部的蘭陽平原,以及東部的花東縱谷等。地形如平原般平坦,但地勢較高的台地有林口台地、桃園台地、大肚台地、八卦台地等。
水文
台灣雨量豐沛,大、小河川密佈。由於最大分水嶺中央山脈分佈位置偏東,使得主要的河川大多分佈在西半部,包括長度最長位居中部地區的濁水溪,流域最廣位居南部地區的高屏溪,以及長度與流域面積均為第三而位居北部地區的淡水河。其他由北往南尚有大安溪、大甲溪、烏溪、曾文溪等;而東半部主要河川則有蘭陽溪、立霧溪、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等。台灣的天然湖泊不多,最大的是日月潭,其餘大多是由人工所修築的埤塘、水庫居多。
台灣之河川由於地勢陡峻,河床比降極大,易發生洪水乾旱,於是台灣早年即有水庫之建設,至2006年底,台灣地區已經完成之水庫堰壩計有109座,合計蓄水總容量有271,425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219,905萬立方公尺,以曾文水庫最大,總容量71,270萬立方公尺,有效容量59,550萬立方公尺。其他在離島部分,澎湖縣有8座,金門縣13座以及連江縣7座。
台灣地區主要河川防洪工程,於日治時期即有規劃實施,政府於1950年至1957年間,將日人未完成及興建中之計畫逐步實施,防洪工程之重要性隨經濟發展不斷提高,政府並在1979年至1985年推行之12項建設第9項納入「修建台灣西岸海堤及全島重要河堤計畫」,並持續在1986年至1991年14項重要建設第9項列入「繼續河海堤計畫」,1992年至1997年推動之國家建設6年計畫列入「河海堤後續六年計畫」。
氣候
由於北迴歸線通過台灣島中南部,將台灣南北劃為兩個氣候區。北部屬副熱帶季風氣候,南部則為熱帶季風氣候。5月到9月是台灣的夏季,每日氣溫經常可達27到35度。7月的平均氣溫達到28度。冬季時間短,氣候也較溫暖,1月平均氣溫為14度,但在合歡山、玉山、雪山等山區地帶仍然有降雪的機會。
台灣平均年降雨量為2515毫米,但是伴隨著季節、位置、海拔標高的不同,降雨量也隨之變化。北部、東部全年有雨,其中基隆因降雨量豐沛而被稱為「雨港」。中南部的雨季主要集中在夏季。台灣冬季盛行由蒙古高壓所帶來的東北季風,夏季盛行西南季風,高峻山脈能阻隔季風,形成雨影效應。
台灣島經常有颱風經過,6月至9月是颱風季,每年夏、秋兩季平均都有三到四個颱風侵襲臺灣。颱風為台灣提供了充沛的水分,但由於降雨空間和時間分佈十分不均,容易引發洪水與土石流等災害。另一方面,如果缺少夏季颱風所帶來的雨水,到了冬季就容易出現乾旱;因此,各大河川普遍修築水壩,雨季蓄水兼發電,旱季提供民生用水。
人文地理
包括台灣本島與附屬的22座小島,以及台灣海峽中澎湖群島的90座島嶼。目前台灣本島約佔中華民國實際行政區域面積之98%,其約位於東經120度至122度、北緯22度至25度之間,其中北回歸線經過嘉義縣水上鄉與花蓮縣瑞穗鄉、豐濱鄉等地 。其最大城市台北是中華民國首都的所在地。台灣的附屬島嶼,有位於東側外海的龜山島、綠島、蘭嶼,北部外海的彭佳嶼、基隆嶼,西南沿海的小琉球,而釣魚台列嶼因主權爭議而地位未明。
至於台灣海峽西側的馬祖、金門與烏坵屬於福建地區。南海上的東沙群島,及南沙群島中的最大島嶼太平島和中洲島屬於南海諸島,歸高雄市管轄。[19]
世界遺產潛力點
自1972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通過《保護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公約》以來,受制於國際社會的現實,中華民國一直無法簽署世界遺產公約,因此目前台灣沒有任何地點或景觀被登錄為世界遺產。
自2000年起,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開始推動台灣世界遺產潛力點評估工作,於2003年評選出蘭嶼、棲蘭檜木林區、太魯閣峽谷、金門島、阿里山森林鐵路、金瓜石聚落、紅毛城及週邊地區、三義舊山線鐵道、澎湖玄武岩自然保留區、陽明山國家公園、卑南遺址及玉山,共12處具有登錄為世界遺產潛力的地點及景觀,包括5處自然遺產、5處文化遺產、2處複合遺產,並在各地舉辦巡迴講座,推動社區認同、基礎研究調查、保護措施等工作。[20]
歷史
17世紀以前
台灣在舊石器時代晚期(50,000年前─10,000年前)已開始有人類居住。較能夠確定的,是新石器時代(始於紀元前5,000年)以來的史前文化,是南島語系民族的遺留[21]。《三國志》記載三國時代吳國曾指派軍隊登陸夷洲,《隋書》則有隋煬帝派兵攻打流求國的記載。但不能肯定這些中國古籍中的記載的地名就是台灣(參見夷洲、流求國)。
而馬來波里尼西亞土著民族在也於16世紀以前就存在於台灣島上,這些原住民分佈於台灣全島,屬於南島語系。台灣原住民的缺齒、紋身、口琴、卉服、織貝、腰機紡織、貫頭衣、親族外婚、父子連名、年齡分級、老人政治、鳥占、獵首、靈魂崇拜、室內葬等特徵,都屬印度尼西亞古文化的特質。[22]
到了16世紀中期,包含倭寇在內的海盜在中國東南沿海一帶活動,並將台灣作為躲藏地點。海盜在中國沿海劫掠,遇到官兵追擊,就逃至澎湖,然後再到台灣,成為除了少數漢族拓荒屯墾移民之外的另一部份住民。同一時期,葡萄牙人是最早抵達東亞與發現台灣的歐洲探險者,但是與台灣的實質關係僅止於用鴉片來交換一些原住民的物品,並沒有進一步殖民的企圖。直到1624年荷蘭人佔領台灣。
大肚王國
大肚王國(Kingdom of Middag)為16世紀中期臺灣原住民巴布拉族與貓霧捒族、巴則海族和一部份洪雅族所成立的「跨族群準王國」,部落共主稱為大肚番王。領域範圍主要在今天的台中縣,以及彰化縣和南投縣的一部分。大肚王,或稱大肚番王,荷語稱為Keizer van Middag,意為白天之王。該王國於清雍正時期滅亡。
荷西殖民時期
1624年,原佔領澎湖的荷蘭人和明軍簽約,放棄其在澎湖的經營,轉而登陸台灣南部,屬於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荷蘭人首先在「北汕尾」(今台南四草)建立簡易的商館,並於1625年,在「一鯤鯓」(今台南安平)築起了「熱蘭遮城」(今安平古堡),以此作為統治中心,為增加米、糖等農作物產量,開始招募中國福建沿海一帶的居民遷往台灣開墾。1626年至1642年,台灣北部也曾經為西班牙占領[23],西班牙人在台灣北部的雞籠(今基隆)與社寮島(今和平島)築城,並稱之為「聖救主」城(即聖薩爾瓦多城)。之後又佔領蛤仔難(今宜蘭),並在滬尾(今淡水)興建「聖多明哥城」(位於今紅毛城原址)。
後來荷蘭人與西班牙人在東亞展開競爭,荷蘭人對日本政府散播西班牙企圖顛覆日本政府陰謀,引起日本鎖國政策(只有清朝與荷蘭例外)。為了進一步驅逐西班牙勢力,荷蘭人於1642年攻佔了西班牙的占領的雞籠地區,趕走了西班牙人。
荷蘭所建立的殖民王國,是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有系統統治的政權,並有少量對平埔族的教育與傳教事業。占領的目的是為對中國、日本、韓國與東南亞貿易據點的樞鈕,台灣據點成為當時荷蘭東印度公司亞洲據點的第二名,獲利主要是配送給荷蘭的股東。
由於苛徵與限制,使得原住民在1635年與1636年,分別發起麻豆溪事件與蕭瓏事件兩次大型反抗。到了1652年,以郭懷一為領袖的漢族移民,也對殖民者展開大規模的反抗。平息之後,荷蘭人興建普羅民遮城(今赤崁樓)以加強防範反抗事件。隨後鄭芝龍也大規招募移民渡海拓殖台灣。1661年,由鄭成功所領導的鄭軍圍攻熱蘭遮城,並於1662年2月攻下,結束荷蘭統治。
鄭氏治理時期
鄭氏治理時期從1662年南明延平郡王鄭成功領軍圍降荷蘭之部隊,經鄭氏三代統治台灣至1683年降清為止,統治時間前後共23年。以反清復明為口號的鄭成功經過九個月的苦戰,迫使荷蘭殖民總督揆一於1662年2月1日(黃曆12月13日)簽字投降,撤離台灣,自此台灣歸為鄭氏政權治理,建立了台灣歷史上第一個漢人政權。鄭氏改赤崁建都為東都明京,即今臺南市所在之地,設一府二縣,另設一司為澎湖安撫司。鄭成功於同年6月23日病逝死後,其子鄭經繼位後於1664年改東都為東寧,外人以東寧王國稱全台。
英國東印度公司曾與鄭氏政權簽訂通商條約,當時英國人直稱其為「台灣王國」或「福爾摩莎王國」[24]。 在陳永華的輔政下,建立完整的中央政府體制,撫土民,通商販,興學校,進人才,定製度,境內大治。鄭經死後,經過政變,鄭成功之孫克塽繼位,於1683年鄭軍水師在澎湖海戰為清軍所敗,鄭克塽被迫投降。清廷官員雖曾建議放棄台灣,但康熙仍將台灣劃入清朝版圖,歸福建省管轄。[25]
清治時期
台灣清治時期始於清朝將領施琅於1683年攻取台灣,1895年甲午戰爭後割讓給日本為迄,實質統治臺灣的時間計212年。
1684年4月,台灣正式納入中國版圖,是台灣有史以來首次被收編為中國的一部分。在17世紀初 期清朝政府起初對於台灣的統治採消極政策,治台政策盡量以較低的成本來經營建設,並視情況鼓勵人民開墾,先是將十幾萬在荷鄭時期就已居住在台灣的居民強制 遣返大陸原籍,再對大陸人民移民台灣嚴格限制,禁止攜帶家眷,但中國大陸沿海省分仍有不少人民冒險偷渡來台,在台灣西半部各地落腳定居,後來慢慢開始有向 台灣東部開墾的行列,但為數不多[26]。由於初期清廷從大陸派來的官吏素質粗劣、官民間語言的隔閡、以及清廷對台灣住民的高壓政策等,造成武裝起義或騷擾事件不斷發生,1721年的朱一貴事件、1786年的林爽文事件、以及1862年的戴潮春事件,被稱為清朝統治下台灣的三大「叛亂案」。
到了18世紀乾隆後期開始出現大量開墾移民,而此台灣移民又以漳州人與泉州人居多。由於先來後到的土地分配衝突而相繼發生泉漳械鬥武裝衝突爭執。清治官衙控制力薄弱,無法禁絕遏止,地方官甚至藉漠視兩方爭鬥與分化,造成兩敗俱傷以削減可能的叛亂力量。這種族群間的對立,造成經濟與文化交流的更加困難。經19世紀末期兩族群許多地方仕紳努力,才逐漸有所改善。不過到如今,族群分立觀念仍多少還是受其影響。
19世紀中葉以後,隨列強逐步由海路進逼中國,台灣在1860年起,開放部分港口開放對外通商。鴉片戰爭期間,自1841年9月起英國艦隊數度出現台灣外海,試圖佔領北部基隆港與西海岸中部梧棲港,但都歸於失敗,這是帝國主義列強對台灣清治時期第一次野心的行動。
1874年,日本藉台灣南部原住民殺害琉球漁民事件,出兵恆春半島,即「牡丹社事件」[27]。這對清廷以往消極的台灣經營成為一種警訊。清廷在日軍出兵台灣後的1874年5月27日,迅速派遣沈葆楨來台,顯著地強化台灣的防衛力量,並革新台灣行政、以積極政策使台灣發展。由其繼任者、福建巡撫丁日昌繼承下來。隨後1884年,中法戰爭中法國軍隊出兵澎湖群島及台灣北部[28]。這都讓清朝更加重視台灣在海防上的重要性。
1885年,清朝設立台灣省[29],並由劉銘傳出任台灣首任巡撫。
1884年中國與法國因越南的戰爭爆發,使得劉銘傳被清廷重新啟用派往臺灣。劉銘傳在臺灣時多次擊敗法軍登臺的計劃,在滬尾大捷中最終使法軍放棄登 臺。1885年清廷將臺灣從福建分離出來建立臺灣省,劉銘傳任巡撫。到1891年為止劉銘傳在臺灣設立防禦措施,整理軍備,同時也在臺灣開發和建立了許多 基礎設施,他督台期間臺灣的第一條鐵路開通,從基隆港到新竹,臺灣與福建之間的第一條電纜被鋪設,此外他還建立了電報局、煤務局、鐵路局等一系列管理機 構,使台灣在短短五年間成為當時中國最進步的省份。[30] 但是劉銘傳的新政並沒有考慮到官吏的廉潔以及台灣本身財政負擔的問題,導致台灣省財政負擔大幅增加,官員貪污頻繁,以及人民的反抗。1889年彰化就曾經因為清田賦問題而爆發「公道大王」施九緞事件。
而後至1894年12月由唐景崧就任台灣巡撫。時已正發生中日甲午戰爭,由於1894年到1895年清廷在甲午戰爭的失敗,清廷簽訂馬關條約將台灣和澎湖之主權讓給了日本政府。台灣人建立台灣民主國對抗日本,以青天白虎旗當作國旗,以唐景崧就任臨時大總統,劉永福任大將軍,但在器械不夠精良和列強認為台灣民主國並沒有完全脫離跟清朝的關係下(國旗與清朝國旗對應,並追隨清朝,年號「永清」),並沒有幫助台灣民主國,日軍於貢寮登陸,台灣民主國兵敗如山倒,日本接收台灣。
日本統治時期
台灣日治時期為1895年至1945年之間台灣被日本管轄的時期計50年。
1894年日本接收台灣初期,台灣官紳如丘逢甲等人抗拒割讓日本,成立「台灣民主國」,推舉末代台灣巡撫唐景崧為總統,抵抗日本軍隊的接收,結果日軍甫登陸唐景崧立刻逃至廈門,6月26日劉永福繼任台灣民主國總統。將台灣民主國中部以北防務委由台灣知府黎景嵩指揮。之後三個月,民主國和日軍發生不少規模不小的血戰,並造成14000名台灣兵勇戰死,史稱乙未戰爭,同時也是台灣史上最大一次戰爭[31]。
初期日本治台任用軍人為台灣總督,以敉平當時各地的動亂組織,1898年,日本明治政府任命陸軍將領兒玉源太郎中將為第四任總督,並派才幹卓越的政治家後藤新平擔任民政長官以為輔佐,從此採取軟硬兼施的政策治理台灣。日本以保甲制度管理台灣,後到日本大正年間,台灣政局趨轉穩。
1908年,鐵路縱貫線全線貫通,讓過去台灣南北需時數日的交通縮短至朝發夕至的1日內。1919年日本政府 ,田健治郎被派任為殖民地台灣的首任文官總督,開始大量建造各項基礎建設,如自來水、電力、公路、鐵路、醫療、教育。並大量開採台灣自然資源,如金銅煤礦、森林、樟腦、蔗糖、稻米、食鹽等,用來作為日本重工業的發展(農業台灣;工業日本)。同時,日本重新劃定台灣行政區域,對重要的區域都市開始進行「市區改正」工作,擬定都市計畫,改變過去台灣常見的清末閩南地區的鄉鎮風光,使得街道風貌漸為西洋化,並規劃全台道路橋梁、公園綠地、自來水與下水道、電氣工程、衛生機構、公家廳舍等。
另一方面,受制於殖民政策,日本對台灣人進行殖民教育。雖然在教育制度上對台灣本地人並沒有明文限制,但是台灣人仍有差別待遇或歧視,日本人在山區 設番學校,平地設小學校與公學校,並沒有規定台灣人不能到小學校上課,但因為小學校學費高,所以學生大多是日本人子女與台灣的富家子弟。但日治時代的台灣 人,除了能接受醫學、農牧等技術性質高等教育,不乏是在日治時代修習文、法科而成就卓著者:如台大文學院長林茂生、高等法院推事吳鴻麒、新竹地檢處檢察官王育霖(為台灣人在日治時代第一位檢察官),台南市名律師湯德章等,殖民政府對推廣台灣教育之普及亦有其功。[32]
台灣人民對於日本殖民政府的反抗,初期多為激烈的武力衝突(以中、南部地方勢力居多),如1915年第一次以宗教力量結合反抗日本統治的西來庵事件,還有以莫那魯道為首的霧社事件,但最後都以被鎮壓瓦解或被誘導歸順收場。 自1920年代開始,隨著日本進入「大正民主」時代,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後美國總統伍德羅·威爾遜「民族自決」主張的影響,台灣的知識分子也展開一連串要求自治與制度改革的運動,結合偶發的勞工運動,並向民間廣為宣傳,但到了後期,因為左、右兩派的分裂,及日本殖民政府加強壓制力道而逐漸消沉。 蓬勃的日治黃金時期在的台灣博覽會達到頂峰,鐵路路線擴建、米糖產量增加、郵信電信普及等等經濟成果也導致台灣社會人口增加、公學校普及和放足的徹底實施、現代衛生環境建立與守時守法觀念養成等重大民生改革,進而舉行了台灣首次選舉。1930年4月10日由八田與一規劃監造的嘉南大圳及烏山頭水庫順利通水使用,成為全台灣第一、日本第一、亞洲第一甚至是全世界第三的大型水利工程設施,使台南州地區多達150000甲的土地擁有充沛水量。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後(1937年起),日本為加強對台灣的控制,推行皇民化運動。第一階段是1936年底到1940年的「國民精神總動員」,重點在於「確立對時局的認識,強化國民意識」。第二階段是1941年到1945年的「皇民奉公運動時期」,主旨在驅使台灣人為日本帝國盡忠。「鼓勵」台灣人說日語並推行日式教育,改姓日本姓氏,穿日本服飾,奉祀傳統日本信仰神道教,全盤接受日化生活[33] 。另外日本當局也於1945年全面實施徵兵制,召集台灣人從軍或負擔軍隊勞役,投入中國及東南亞戰場,並在脅迫、欺騙或是不可抗力的情況下徵集許多慰安婦。
1944年後,受到盟軍25次大空襲影響,受波及的台灣農工生產值於戰爭結束前的1945年降到最低點[34]。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發表終戰詔書,二戰結束。中華民國政府於1945年10月25日在台北公會堂舉行中國戰區受降典禮,並開始了中華民國政府接收台灣作業。
台灣戰後時期
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戰敗並簽署《日本降書》,當時的中華民國政府代表何應欽接收台灣,而後設立由陳儀出任台灣行政長官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由於接管的台灣省行政長官公署施政不當引發民怨,加上戰後經濟崩潰與惡性通貨膨脹及原本住民與外來住民之間不平等差異等,最後在1947年初,因查緝私煙所引發的警民衝突,導致二二八事件爆發。之後國民政府後續還有清鄉行動,許多與事件無關的各界菁英與百姓也被無故殺害,或逮捕之後不經審判而被監禁、處死或就此失蹤。此事件埋下後來族群與黨派對立與台灣獨立運動的種子。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因國共內戰戰敗而撤退至台灣。由於解放軍仍持續攻擊國軍,從1949年10月24日渡海進攻大金門的古寧頭戰役開始發生不少大小規模的慘烈戰役,直至1958年金門八二三砲戰國軍一方防衛成功,使得雙方暫時停火。之後經過二年(1960年),與往後1965年間偶發零星小戰鬥,此軍事衝突直到1978年底才正式宣告兩岸對峙時代結束,台灣海峽危機得以正式終止。[35]
中華民國政府遷台之後,當時總統蔣中正凍結憲法,並於1948年5月10日公佈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與1949年5月20日施行戒嚴令,展開長期的戒嚴與白色恐怖時期。之後國民黨政府在台灣一方面利用美援,推行經濟上的變革,穩定農業,扶植工業及中小企業;一方面透過《戒嚴令》和《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等法令,配合黨、政府、軍隊、特務的結合掌控,持續政治與社會上的強勢控制,鞏固一黨專政體制,並壓制許多反對言論或行動。
1950年代,臺灣開始實行地方自治,縣級以下民意代表與行政首長及省議會由公民直選產生。政府開始一系列扶植農業的政策,台灣省省主席陳誠推行土地改革(三七五減租、公地放領及耕者有其田),穩定農業。在工業方面,藉由土地改革,帶動了民營企業和工商業發展,並以加工出口導向為主。1953年,臺灣經濟已逐漸恢復到戰前水準,由於日治時期的基礎、中國大陸來臺的資金人才與技術及美援等因素下,臺灣經濟逐步走向迅速成長。
1960年代,臺灣的進口替代產業面臨國內市場飽和的問題,同時一些工業化國家的工廠面臨工資上漲等因素,因此紛紛搬遷到一些具工業基礎又勞工成本低廉的地區,臺灣的經濟政策遂改為出口擴張。1966年,政府成立高雄加工出口區,這是亞洲第一個加工出口區。1963年,工業佔臺灣國民經濟中的比重已逐漸超過農業。此後直到第一次石油危機為止,臺灣長期保持年均兩位數以上的經濟成長率。1968年,政府開始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對臺灣的社會具有跨時代的重要意義。
1970年代台灣進入經濟起飛時代,由於石油危機帶來的全球經濟不景氣,1973年11月行政院院長蔣經國推動十大建設及十二大建設以穩定經濟發展。蔣中正於1975年4月5日病逝後,由副總統嚴家淦續任總統至1978年屆滿。1978年蔣經國經由第一屆國民大會選舉,擔任了第六並連任第七任總統,並持續發展本土化及民主化,不過仍有特務政治情形。台灣的產業形態也由以農漁業為主順利轉型為以工業製造業與商業服務業為主,臺灣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的所得與生活水準均有顯著提升。
1971年在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宣佈退出聯合國[36] ,此後各國陸續解除邦交關係。1979年1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與美國斷交,外交處境造成相當衝擊。台灣的黨外團體開始透過私下發行的政論雜誌,對國民黨執政的政府進行抗爭,要求全面落實民主政治與言論自由。1979年12月,在高雄市所發生的美麗島事件,是台灣規模最大的民主抗爭事件,隨之而來的對被逮捕相關人士的軍事審判也引起社會注目。[37]
1980年代,隨著產業從農業發展到輕重工業、國民教育普及,國內生產總值超過六千美元,台灣被視為亞洲四小龍之一,股市指數曾高達萬點,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台灣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此時臺灣的個人電腦主板產量因此位居世界第一,臺灣達到新興工業國家(NIEs)水準。
隨著民主運動的蓬勃展開,與1986年戒嚴狀態下政府仍默許民主進步黨成立。由於在陳文成命案、江南案、十信案的相繼爆發,以及黨外人士的抗爭與民主訴求,終於在1987年7月14日總統蔣經國頒佈宣佈「解嚴」。隨後更進一步開放黨禁及報禁、開放民眾赴大陸探親及國會改革。蔣經國在1988年去世,副總統李登輝繼任,蔣家父子兩代的統治也隨之結束。
1990年代台灣進一步落實民主,街頭抗爭成為台灣日後自由民主社會的常見現象,著名的如五一九綠色運動、鹿港居民反杜邦設廠事件、五二〇農運、無殼蝸牛運動。李登輝於1990年第一屆國民大會第七次會議總統選舉當選之後,仍持續推動民主化與台灣本土化政策,在任內陸續推動六次修憲。 1990年大學生發起三月學運,李登輝總統認同此學運並宣佈修憲及改選國民大會,在1991年5月1日宣佈結束「動員戡亂」,並結束「萬年國會」的運作,之後決定在1996年舉行首次總統直選。1995年3月,全民健保正式實施,台灣福利制度的完善初見端倪。
1995年中國大陸在接近台灣的島嶼舉行一連串攻島軍事演習與飛彈試射,讓海峽兩岸緊張關係升高到極點,造成當時台灣人民一股恐慌現象,美國為此派航空母艦戰鬥群前往台灣海域確保台灣海峽平靜。1996年3月23日,李登輝與連戰贏得了中華民國第九任正副總統職位,也是中華民國史上首次真正民選的正副總統。1998年,中華民國政府為了解決中央與地方行政區的過度重疊而通過了將省虛級化(精省)[38]。1999年,李登輝總統受訪提出了特殊的國與國關係,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和中華民國為兩個對等的國家,再使兩岸緊張關係提高。1999年9月21日發生芮氏規模達7.3的大地震,此為20世紀末期台灣傷亡損失最大的天災。
新紀元開始,2000年3月18日,由民主進步黨提名的陳水扁、呂秀蓮當選第十任正副總統,寫下首次政黨輪替的紀錄。於2001年1月1日,廈門與金馬小型三通實施,首度實現兩岸小規模的正式通商、通航和通郵。2001年以「臺澎金馬個別關稅領域」的名義加入世界貿易組織。
2002年8月,總統陳水扁公開表示台灣與大陸的關係是「一邊一國」,引發台灣、中國大陸及美國各界的爭議。2003年3月14日台灣的首例非典型肺炎引發SARS風波,使得全台灣產生恐慌浪潮,創下台灣1949年以來,醫院封院、街坊封樓、醫院外全面發燒篩檢的首見景況。2004年,第三次總統直選陳水扁及呂秀蓮當選連任,陳水扁競選期間發生槍擊案引起社會廣大的爭論。2005年6月立法院預算審核通過新十大建設。2006年9月9日,因民進黨執政政府爆發多起弊案,由民進黨前主席施明德發起反貪腐大遊行,台灣社會產生了廣大政治對立並產生了許多特殊次文化效應。2008年3月22日,由國民黨提名的馬英九、蕭萬長在2008年中華民國總統選舉中勝出,當選第十二任正副總統,成為台灣民主政治的第二次政黨輪替。
生態
台灣位於亞熱帶與熱帶,以及大陸與海洋的交界處。氣候條件使早期的台灣利於生物生存,台灣海峽的隔離,則使冰河時期經由陸橋從歐亞大陸遷移而來的物種,形成為島上的特有種。另外高山對季風的阻擋能使島內環境變化較大,例如降雨量的差異。複雜的地形則會導致地理隔離,有利於新物種的形成[39]。流經菲律賓、台灣與日本海域的黑潮洋流,也是生物的營養來源,一方面帶來海洋動物與浮遊生物,一方面則帶來南方植物。
台灣陸地的森林種類主要受到海拔高度影響。海拔1500公尺以下是闊葉林,1500公尺以上則是針葉林,3500公尺以上的高山地帶則是灌木或草原。不同種類森林所構成的環境,也是各種植物、動物、與真菌的棲息地[40]。台灣的海岸線與鄰近海岸地區,過去擁有廣大的紅樹林與沼澤,並因此孕育許多生活在潮間帶的動物。但現今大多已經消失,只保留在少數區域,例如台南的七股溼地與台北的淡水河河口。此外最南端的恆春半島,至今仍存有熱帶季風林與珊瑚礁。由於人類在平地的開發,大型野生動物大多分佈在山區或較稀少的平地森林中。
由於人為的破壞,帶給了臺灣部分物種的負面影響,有的甚至瀕臨滅絕或已滅絕。如:福壽螺與吳郭魚這兩個外來種引進後,因欠缺天敵的制衡下,過度繁殖,導致台灣原生的田螺和鯽魚大為減少;17世紀時曾經滿山遍野的台灣梅花鹿,因長期過度捕獵大量鹿皮外銷日本等地,以致於目前野生的台灣梅花鹿已經滅絕。
為保護自然風景及野生動植物,中華民國內政部營建署自1983年起已公告成立7座國家公園。另有台江黑水溝國家公園新地點研議中。另為保護野生動植物棲息地,自1986年起也陸續公告19個自然保留區。
政治與法律
- 以下以台灣的政治與法律現況概要為主,其政治歷史與詳細狀況請參見主條目
台灣政府今於現實情況而言通常是指統治台灣地區與金馬兩縣之中華民國政府或行政院,其政府體制具有內閣制與總統制混合的性質。台灣地區現今最高統治者是中華民國總統,任期4年,由中華民國自由地區符合資格公民選舉產生,為國家元首與三軍的最高統帥,對內負責政治上的最高責任,對外則代表國家行使權責,並對五院有協調爭議權,並且直接任命行政院長。[41],另外亦於現有區域內實行地方自治,並可由人民直接選舉產生總統與部分公職人員,並自1987年解除戒嚴令以及解除黨禁之後,政府不限制人民團體成立政黨與個人政治主張,台灣政黨林立[42]。
台灣省曾為中華民國省級行政機構統轄大部分台灣地區,自1990年代末期,中華民國政府採取省虛級化措施之後,至今台灣的省級單位雖然依舊存在,但原省政府所轄機關皆併入中央政府,因此行政作業實質上已無省的存在。中央部會、總統府與五院等位置皆在台北市。
台灣地區所通用曆法主要為西曆,民間亦通行農曆,並以民國紀年與西元紀年並行使用。今台灣法律除了中華民國憲法及適用於台澎金馬的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外、尚有法律和命令三個層級,其中,仍以中華民國憲法及其增修條文為基礎,所有規範皆不可違背在其上位階的規定。
島上人民依憲法享有言論自由且民主政治運動澎湃,各人可持有不同政治主張。台灣廣泛受到爭論的政治問題是台海問題 與統獨問題,因而使人民支持的政治立場分為統(通稱泛藍陣營)、獨(通稱泛綠陣營)兩派,因為外交情勢及環境綜合考量,人民基本態度為盡量維持現狀為主[43]。
國際交流
自從中華民國於1971年退出聯合國,世界各主要國家相繼和中華民國政府斷交,使台灣的國際空間銳減。同一時期,由於台灣在經濟發展上漸有成績,漸漸使中華民國政府轉向以經濟援助一些小型發展中國家以謀取外交地位,在李登輝時代政府稱之為務實外交。民進黨執政後,中華民國的外交仍有很強的經濟援助導向。除此,自1993年起, 實際管轄台灣的中華民國政府一直致力重返聯合國,該政府同時透過於聯合國擁有會員國的外交邦交國,以中華民國或台灣等名稱重返聯合國及其周圍組織,不過因 為台灣問題一直存在爭議,世界上各種國際組織的參與在以聯合國主權國名義為前提下使台灣加入各種國際組織的困難度極高。
人口與族群
台灣目前總人口約2295萬人(2007年12月統計),可分為四大族群:原住民、福佬人(或稱河洛人,俗稱臺灣人)、客家人、外省人。原住民約占總人口2%[44],其餘絕大多數為漢族。其中又分為「本省人」(86%)以及「外省人」(12%)。本省人主要為福佬人(73%)和客家人(11%),已經在台灣生活許多代。外省人是指1949年跟隨中華民國中央政府來台的新移民以及其後代。由於混居及通婚,目前除了在部分地區如眷村外,兩者已不易分辨。客家人主要遍布於北部桃園新竹苗栗地區,鶴佬人則平均分佈在臺灣各縣市。
近年來由於台灣經濟以及生活水準的提昇,吸引世界各地許多族群來台工作,其中以東南亞人民為主,例如一些外籍勞工(如:泰勞、印尼勞、越勞)、幫傭看護(如:菲傭、印尼傭、越傭)等,還有一些中國東南沿海地區的偷渡者。近年來,部分台灣男子以東南亞或中國大陸的女子為結婚對象,在台灣一股稱呼為「外籍新娘」(外籍女性配偶)或「大陸新娘」(中國大陸女性配偶)以及其婚生子女的新住民族群,已經隱然形成。這些女性,希望社會能稱呼她們為新移民女性。由於台灣人與東南亞國家人民通婚(大部分是台灣男性和東南亞女性通婚)日益增加,亦有所謂的第五大族群或新住民的稱呼。
目前中華民國官方承認的台灣原住民共有14族,其中傳統9族包含了原統稱為高山族的泰雅族、阿美族、布農族、卑南族、排灣族、魯凱族、鄒族、 賽夏族及蘭嶼上的達悟族(舊稱雅美族),近年太魯閣族、賽德克族由泰雅族劃分出來,而撒奇萊雅族由阿美族劃分出來。屬於平埔族的則有邵族與噶瑪蘭族也獲得承認。至於其它平埔族族群劃分雖已有學術研究,但官方尚未認定。
語言與文字
文字上,台灣使用傳統的正體中文(即繁體中文,中國大陸地區則使用簡體中文)。由於義務教育的落實與戰後初期的強制推廣,官方語言國語是目前台灣最通行的主要語言,另外次要常見的語言為閩南語與客家語,由於政府與民間非常注重英語教育,且因日本曾在二戰前統治臺灣的影響使年長者普遍可使用日語,因此常見使用外國語言為英語和日語,本土語言與文字也大量吸收不少這些外來語,即使台灣使用與其他華人區域使用相同語言,但仍有相當不同差異[45]。
台灣也保留了原始族群、原有省份的語言、方言與外來語言。如臺灣原住民各族的語言(以高山族為主)、方言閩南語、客家話以及其他各省的方言,其中以閩南語與客家話為大宗,而平埔族由於與漢人通婚,加上生存壓力,其語言大多已幾乎消失殆盡。[46]
兩岸語言差異
中華民國政府所推行的國語是以北京話為基礎,但由於國語已經在台灣地區獨立發展了50年以上,以致於漸漸與在中國大陸所使用的「普通話」出現差異,部分語音因與臺灣本土語言相互影響,造成捲舌音、兒化韻逐漸消失等等。
在中文辭彙上亦與中國大陸多處不同,有些來自台灣本土語言或外來語的新辭彙(主要是閩南語與日語):「槓龜」(沒有收穫)、「衰」(倒楣)與「歐吉桑」(男性長輩,日文:おじさん)、瓦斯(煤氣,日文:ガス)、黑輪(關東煮,日文:おでん)等等,有些則是因為兩岸分治後交流變少,造成了用詞習慣的差異,例如:中國大陸用詞多用「圓珠筆」,臺灣用詞多用「原子筆」,於是有語言學家因此稱之為台灣國語或台灣華語(南方方言尤其是江浙方言的普通話發音,「原子筆」為佐證。
教育與學術
台灣現行學制為小學6年制、國民中學3年制的義務教育,高等中學3年制(含高等職業學校)、普通大學4年制,而師範、法律(僅東吳大學,其餘大學仍為四年制)、建築系所為5年制、牙醫系為6年制、醫學系為7年制。另有五年制專科學校(五專)、二年制專科學校(二專)、二年制技術校院(二技)與四年制技術學院(四技),大學可設置研究所,培育碩士及博士等研究人才。
在高級中等教育方面,可分為強調綜合理論與道德素養的教育的高級中學與以技職教育為方針的高級職業學校(皆為三年制)。[47]
另在非正式教育機構還有2─6歲學前機構幼稚園,訓練學生加強某特定科目的補習班,家庭教育也是教育的重要一環。社會教育方面,台灣終身教育風氣盛行,各地都有專為成人教育設計的學院機構。技術教育方面,台灣有隸屬行政院勞委會的職業訓練中心與民間各類語言或電腦等學習機構。由於網路發達,因此不少機構及坊間開辦網路教育,以建構網路學習環境,激發學習動機,進而帶動網路學習[48]。
文化與傳統
本土文化
以河洛人為代表的河洛文化、客家人代表的客家文化與外省人帶來的新文化在臺灣島上共處融合。同時,還有原住民所代表的南島文化[49]。除此之外,由於台灣日治時期長達50年(1895年—1945年),加上歐美對台灣的深刻影響,臺灣文化也染上了日本、歐美等地區的印記。
與曾經受到文化大革命洗滌和蘇聯文化影響的中國大陸相比,臺灣文化具有更鮮明的中國傳統色彩。很多在中國大陸已不被熟知或消失的中國傳統習俗在臺灣得到了傳承。在漢民族之間,家族成為社會組織中重要的單位,祖先崇拜等傳統性家族儀式現在依然發揮重要的作用。
以傳統的農曆作為基礎的春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在臺灣屬於國定紀念假日。也有不少深具台灣特色的民俗慶典,如每年一度的迎媽祖、元宵節著名的地方民俗活動苗栗火旁龍、鹽水蜂炮、王爺遶境儀式的東港燒王船、中元普渡時的頭城搶孤等等。由於台灣廟宇香火鼎盛,因此由大陸流傳而來的廟宇文化在台灣發揚光大,台灣的城隍,媽祖,關帝君等祭典活動成為台灣特殊文化,神祇陣頭結合武學和藝術的八家將、宋江陣、舞龍舞獅民俗表演變成台灣特殊技藝文化,著名有明華園、霹靂布袋戲、九天民俗技藝團...等,其中有些表演團體已邁向國際舞台[50]。在神祇誕辰則常出歌仔戲、布袋戲、戶外電影等,但近期有被電子花車取代趨勢。
年長民眾盛行採信農民曆,並依所載吉辰良時作為房子落成、新店開張,或婚喪喜慶...等日常活動之準則,也會依其生肖沖卦作為婚姻參考。[51]由於民間盛行安太歲習俗,不少民眾在過年期間會依農民曆所載沖犯太歲的生肖而到寺廟請求安太歲並安置光明燈,再由寺廟代為舉行祭祀活動,以趨吉避凶。
原住民文化各族各有其特色,布農族文化為射耳祭(以箭射獸耳禱求獵穫豐收)與小米祭、皮衣製作技巧、多音部合唱;鄒族則是戰祭、收穫祭與揉皮技術;賽夏族每二年舉辦一次矮靈祭;達悟族的飛魚祭;排灣族人的五年祭;魯凱族的陶壺及琉璃珠製作、雕刻藝術;卑南族則為海祭、男性的猴祭及女性的鋤草祭;阿美族的無半音五聲音階等等。
外來影響
在外來文化中,以日本文化對台灣的影響最大,從日治時期受到日本的溫泉、日本酒、雜燴、和室..等影響,到現今卡拉OK、電視劇、漫畫、動畫片、電視遊戲、Cosplay等,且目前臺灣有十幾個電視頻道專門播放日本節目,影響可謂深遠。許多年輕人喜歡日本偶像明星、蒐集日本的流行資訊,這些喜歡日本文化的青年人被稱之為哈日族。[52]
歐美文化也對臺灣影響不少。一方面是由於天主教與基督新教,在台灣地方文化中的扮演了默默紮根角色,如台語詩歌的改編,偏遠地區地方教堂的貢獻等。此外,歐美教育在台灣教育界中往往被引為典範,近年來台灣教育改革就是基於歐美教育的精神而制定的,台灣的森林小學以及小留學生文化也是深受歐美的影響。[53]
藝術
國府遷臺早期,大力推行「去日本化」,強力推行國語教育,以灌輸臺灣人對中國的認同和對領袖的崇拜。戒嚴時期,政府以官方力量推動文化發展,推動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文化呈現反共、傳統、一元的特質。1987年,台灣解嚴後,以中華文化思考受到質疑,多元文化思想也受國內外許多因素推波助瀾下逐漸興起。1996年,開始出現本土化或去中國化浪潮[54]。
文學
在國府遷臺初期,政府大力推行反共、懷鄉文學,著名的反共文學作家有王藍(代表作《藍與黑》)、姜貴(代表作《旋風》)和司馬中原(代表作《狂風沙》)。同時,西方現代文學也是當時臺灣文壇的重要力量,白先勇、王文興是為其代表,而現代主義文學的代表作則有《臺北人》、《家變》等。1960中後期開始,一些本土作家以《臺灣文藝》、《笠詩刊》為陣地,重拾鄉土素材,關注農民與勞工等底層階級的命運,作品隱含批判精神,終致在1977年(民國六十六年)引發了鄉土文學論戰。解嚴後,文學更加多元化。近幾年,伴隨網路的興起,網路文學成為新的風潮。
美術、戲劇與音樂
1950年代,臺灣的畫壇主流以大陸來臺的水墨畫家與日治時期的本土西畫家為主,繪畫技巧比較傳統。1960年代開始,新生代畫家引入西方的抽象畫 等風格,美術風格走向西化。1970年代鄉土意識抬頭後,繪畫題材再趨本土化。解嚴之後,美術界生態多元自由,風格也日益前衛。二戰后,一方面在政府的領 導下,國劇(京劇)等大陸劇種在臺灣得到大力扶持;另一方面歌仔戲、布袋戲等本土劇種則仍是庶民大眾的重要娛樂方式。隨著電視的出現,布袋戲、歌仔戲開始講求聲光效果,重新獲得人們的重視。而國劇與國語話劇則融入創新元素,經常以小劇場等形式表演,舞臺劇表演成為臺灣最具活力的藝術活動之一。台灣光復早期,臺語歌曲一度流行,音樂界也創作了大量反共愛國歌曲。在民間,由香港傳入的國語流行歌曲和美國音樂風行一時。1970年代,知識青年疾呼「唱自己的歌」,校園民歌因此風行。1970年代以後受日本演歌文化影響,那卡西和夜總會等秀場文化在台灣也十分盛行,如台語歌后江蕙即是出身秀場的代表人物。1980年代講究「字正腔圓」的國語老歌風行一時,其代表人物是有亞洲歌后之稱的鄧麗君。近幾年臺灣已經成為世界華語樂壇的中心,周杰倫等歌手紅遍兩岸三地,成為了樂壇的重要力量。
電影
國府遷臺伊始,臺灣電影在官營製片廠的經營下,拍攝大量國語劇情片,其中不少都帶有反共色彩。同時,臺語片也悄然興起,題材以民間故事等為主。1960年代,健康寫實電影成為電影界的主流,代表作有《蚵女》、《養鴨人家》等。同時,香港製作的電影也在臺灣廣受歡迎,也影響到臺灣本地的電影製作路線,愛情片、武俠片和功夫片成為一時的主流。1970年代,伴隨著外交困境,中影製作了大量的愛國政宣影片,如《梅花》、《汪洋中的一條船》等。1980年代起,《兒子的大玩偶》等影片開始了「新電影」風潮。解嚴之後,後新浪潮電影興起,李安與蔡明亮成為這一時期的代表導演。同時,伴隨著美國好萊塢等洋片的大舉進入,國片的環境與市場日益萎縮低迷。
媒體
1962年,臺灣電視公司成立,這是臺灣的第一家電視臺。不久中國電視公司和中華電視公司陸續開播,臺灣電視業進入老三臺時代。但當時三臺都由政府機構與國民黨掌控,在娛樂大眾的同時也扮演政府宣導的工具。1969年,中視播出《晶晶》,是為臺灣的第一部電視劇。同時楊麗花、葉青歌仔戲與布袋戲也紛紛登上螢幕。1993年,政府開放成立有線電視臺,隨后在1998年又開放了首家民間經營的無線電視臺民視。而為普及多元文化與尊重弱勢群體,又陸續開播了公視、客家電視台與原住民電視臺。在解嚴之前,臺灣影響最大的兩份報紙是《聯合報》與《中國時報》,1980年代後,《自由時報》興起,成為第三大報。近年,《蘋果日報》快速發展,報業格局再演變為四大報。廣播事業亦有發展,除了傳統的中廣等之外,飛碟電台、KissRadio等亦成為重要的廣播電臺。網路也快速興起,網路文化亦成為臺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台灣意象
中華民國行政院新聞局於2006年年初舉辦「尋找台灣意象」系列活動,係作為定位「台灣國家」品牌的一個起點,希望透過全民參與凝聚共識,發掘台灣許多美好而獨特的風貌。由民眾和網友以手機票選和網路票選出足以代表台灣的「台灣意象」24名[55],共有529,676票。再以五大意象為主題舉辦台灣意象徵圖活動[56]向民眾徵圖。
依票選名次分別為布袋戲、玉山、台北101、台灣美食、台灣鮭魚、台灣島嶼圖、阿里山、花蓮太魯閣、原住民圖騰、雲門舞集、總統府、日月潭、客家桐花、歌仔戲、廟會、野百合、高雄愛河、蝴蝶蘭、晶圓、圓山飯店、鳳尾蝴蝶、台灣獼猴、24小時的生活、元宵花燈。
民眾自行推薦的意象前五名則有KTV、小綠人、慈濟、台灣人的精神、淡水。
宗教
臺灣人民對於各類宗教信仰接納度頗高,且政府與宗教之間屬於政教分離狀態,舉凡佛教、道教等宗教信仰皆有一定的追隨者。就信仰人口而言,佛教與道教(包含民間信仰)為台灣兩大宗教,而其它宗教雖然較不普遍,但也擁有不少的信眾,如基督教、天主教、伊斯蘭教、一貫道,此外,新興宗教、氣功法門等廣義的宗教信仰,在台灣也各有不少的信徒,並常有相當活躍的傳教活動。
臺灣民間信仰普遍祭拜著媽祖、土地公、關公、城隍、孔子等神祇。如今,佛教、道教、儒教等宗教在臺灣的區分已經非常曖昧,他們相互影響融合而成為多神教,在寺廟中各種不同宗教的神靈被共同祭祀也是常見的事。然而在原住民部落則普遍信仰基督教。在台灣,民間宗教對社會生活依然保持著強大的影響力,比方說舊曆(俗稱農曆)正月6日三峽祖師廟,清水祖師誕辰祭典、3月23日的媽祖誕辰,5月10日的東港王船節,7月15日的中元節和10月22日的青山王誕辰;每逢這些節日皆有許多民俗活動傳承舉辦著,熱鬧者更可達兩天三甚至更久。[57]
經濟
臺灣經濟是一個由政府當局主管投資和逐漸減少的國外投資引導的動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政府在經濟體系內扮演的角色逐步縮小。實施市場經濟後,不論投資、消費或儲蓄等皆能自由選擇,很多大型的國營銀行及企業逐步邁向私有化。過去30年內,平均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8%,而出口導向政策賺取的外匯為工業化提供資金保證。臺灣的外匯儲備是世界第4。根據中華民國行政院主計處的統計顯示,臺灣地區人均國民生產毛額,在1961年是153美元,2006年已成長至16,030美元。
經濟發展
在日治時期前期,臺灣在日本經濟上的地位是食糧生產基地,僅有少數的食物儲藏加工業和輕工業[58],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台灣因戰略地位被日本政府重新定位為南進基地,因此在台灣南部的高雄一帶發展軍事工業。國民政府遷台後,將臺灣視為武力反攻大陸的基地,奉行軍事優先和穩定農業的經濟政策。自1960年代起,臺灣輕工業發展快速,重工業則居於次要地位。政府為了增加出口換取外匯,還設立加工出口區來增加外貿收入。
到了蔣經國時代,為擺脫石油危機,政府致力推動十大建設,為台灣石化業與重工業打下良好的基礎,此時恰逢越戰,美國向臺灣訂購大量物資,這些因素都促使臺灣經濟快速起飛。由於經濟發展成功,台灣遂晉身亞洲四小龍行列,亦達到新興工業化國家水準。之後政府注意到重工業在經濟中的地位,實行積極的產業政策,設立中國鋼鐵、中國造船(今台灣國際造船和中國石油(今台灣中油)等大型國營企業,亦有美國華僑返回臺灣設立電子廠,如台積電、聯華電子等也取得成功。
1980年代,政府成立新竹科學工業園區,大力鼓勵內外廠商投資積體電路、電腦等高科技產業,以耗能少、污染低、附加價值高的技術密集型科技產業取代傳統產業,民間中小企業也被電子產業的蓬勃發展所影響。臺灣的個人電腦主板產量位居世界第一,臺灣成為NIEs國家。並於於1995年2月國科會依行政院決議,設置南部科學工業園區。之後在2002年由行政院核定成立中部科學工業園區,園區分佈於台灣中部的臺中縣市及雲林縣三縣市。
為接續蔣經國「十年經濟建設計劃」,1990年代初期政府提出的國家建設六年計畫只維持了近3年之久,但也率先開啟了台灣財政赤字之大門。
2000年中華民國總統大選由民主進步黨總統候選人陳水扁、副總統候選人呂秀蓮當選,政黨輪替所造成的政經效應導致隔年經濟首次出現1947年以來的負成長。另一方面,由於台灣的電子工業多為ODM,除宏碁現為世界第三大電腦品牌、捷安特已成為世界知名高級腳踏車品牌外,華碩、友訊、趨勢科技、微星科技、長榮集團等未來仍有發展空間。中華民國政府至今(2008年)沒有完全打開台灣企業赴中國大陸投資的限制。此外,民進黨政府提出了新十大建設,希望加強基礎設施建設與新產業的養成。
經濟結構
臺灣經濟是全球第15大的經濟體系,特色為中小型企業眾多,與日韓以財閥為主體截然不同。
經濟結構已經逐漸由高科技產業取代原先的勞力密集工業,且農業在GDP中的比重從1952年的35%下降到2%。至今形成服務業與高科技產業合計比例逐漸過半的形勢,但也面臨傳統產業快速外移(特別是中國大陸的「磁吸效應」)的問題。
臺灣的電子工業對世界經濟舉足輕重,大多數電腦電子零部件都由台灣生產。對外貿易是臺灣的經濟命脈,日本和美國長久以來一直是臺灣前兩大貿易夥伴,但在2005年後退居二三名,中國大陸成為台灣進出口貿易第一大對象,2006年進出口貿易前十名為:中國大陸、日本、美國、香港、韓國、新加坡、德國、馬來西亞、沙烏地阿拉伯、澳洲。
另有部分轉向歐洲和東南亞市場,臺灣還是泰國、印度尼西亞、菲律賓、馬來西亞和越南的主要投資來源,此外,在中國大陸有5萬多個臺資企業,長期居留的臺商及眷屬則有上百萬人之多。
交通
鐵路
台灣的主要鐵路是由國營的台灣鐵路管理局負責營運。台鐵的路線主要包括西部幹線、北迴鐵路、南迴鐵路、東部幹線。合計環島一周。主要的列車型號包括負責長途客運的自強號、莒光號、復興號,及負責城際通勤運輸的區間車等。
在臺北都會區,捷運也是主要的鐵路運輸。第一條捷運是1996年3月28日的木柵線,至今已經形成雙十字路網。高雄捷運紅線也在2008年3月9日通車。
2007年2月1日,臺北市到高雄市左營的台灣高鐵開始營運。臺灣高鐵是規模龐大的民間興建營運後轉移模式建設案。其車體技術採用日本的新幹線系統,但軌道卻是歐洲系統,是日本新幹線系統第一次在非日本區域商業營運。從臺北到高雄只需90分鐘。高鐵的出現衝擊了臺灣航空業的經營。
在臺灣糖業與林業的繁盛期,還有專門的的糖業鐵路。但在1980年代後,這些糖業鐵路基本都停止運營。目前,臺灣還有兩條高山鐵路,即為阿里山森林鐵路和太平山森林鐵路。
公路交通
臺灣在基隆到高雄之間修建有中山高速公路和福爾摩沙高速公路以及台北至蘇澳的蔣渭水高速公路三條南北高速公路。而省道更遍佈全島,許多客運公司專門經營在各大都市間的客運。過去這項工作是由公營的臺灣汽車客運負責。
至於長途運輸方面,1990年代開始,民營業者開始以低票價及豪華設備服務為號召,大量搶佔原本由台汽一家獨占的市場地位。為了提升競爭力,2001年後,台汽民營化,並更名為國光汽車客運。目前台灣的長途公路運輸以國光客運和統聯客運為市場龍頭。
空運
台灣目前有台灣桃園國際機場、高雄國際機場和台中清泉崗國際機場三個大型國際機場。在臺灣島內的各大都市間與臺灣本島和各離島之間,都有飛機穿梭。台灣最主要的航空公司是中華航空公司及長榮航空公司。除此之外,還有遠東、復興、立榮、華信、德安等航空公司。
海運
台灣主要的國際商港有高雄港、基隆港、台中港、花蓮港與蘇澳港。另外還有較新的台北港和歷史悠久的安平港。高雄港是其中最大的港口,負責台灣60%以上的貨物裝卸與75%以上的貨櫃裝卸[59]。
目前在臺灣本島與澎湖、金門等離島之間,船舶依然是很重要的交通工具。臺灣到澎湖列島之間的船舶有台華輪(高雄港)、今日之星(台南安平港)、滿天星客輪(嘉義布袋港)。每日均有航班。台東富崗港到蘭嶼和綠島之間也有航班。臺灣本島到金門之間的航班則是從高雄港出發的金門快輪。臺灣本島到馬祖之間,則有從基隆港出發的台馬輪和合富快輪。另外可以從金門直接搭船前往中國大陸的廈門。
體育
由於中國大陸在國際場合上不斷施壓的結果,至今台灣多以「中華台北」(Chinese Taipei)的名義參加國際體育競賽,目前台灣實力較具國際水準的項目包括棒球、壘球、跆拳道、撞球、桌球、羽球、網球、軟式網球、射箭、射擊等。2004年雅典奧運靠著跆拳道選手陳詩欣、朱木炎奪下奧運參賽史上首兩面金牌。2006年成棒隊在杜哈亞運拿下了第一面亞運金牌。2009年於高雄市舉辦的世界運動會,將成為台灣首次主辦的國際性綜合運動會。(詳見:中華台北國際大型運動會獎牌列表)
棒球
棒球可說是台灣最為受歡迎的運動,早在日治時期就已由日本引進台灣。自從1968年台東縣紅葉少棒隊擊敗來訪的世界少棒冠軍日本隊後,開啟了台灣三級棒球的黃金時代。[60]1990年,中華職棒正式成立,台灣成為繼日本、韓國之後亞洲第三個擁有職業棒球聯盟的地區。之後一度因爆發簽賭打假球事件及台灣大聯盟的成立,導致觀眾人數銳減,但在2001年主辦第34屆世界盃棒球賽並奪得第三名後,台灣棒球的熱潮再現。在經過數年的棒球熱潮後,中華職棒的票房在2006年球季呈現大幅衰退,一般認為與王建民掀起台灣球迷收看大聯盟的熱潮,進而體認到台灣職棒競技水準與國外的差距,加上認為中華職棒對自身問題(如成立二軍、球員待遇等)不能反求諸己所致。
早在日治時期就已有台灣棒球好手前往日本打球,綽號「人間機關車」的吳昌征能投善打,於1995年進入日本職棒名人堂。1980至90年代,郭源治、郭泰源及莊勝雄因為在日本的優異表現,被稱為「二郭一莊」。近年來則有許多球員赴美打拚,目前已有陳金鋒、曹錦輝、王建民、郭泓志及胡金龍等人曾經登上美國職棒大聯盟的舞台。
1 comment:
彌月 離婚 獸醫院 寵物住宿 白內障 心絲蟲 腎衰竭 狗皮膚病RF PCB Rigid-Flex PCB 動物醫院 洗鞋店 加盟 洗鞋 洗包包 洗鞋加盟 酒店式公寓旅行社slot machine manufacturer 杭州旅遊北京自由行上海自由行旅遊網律師 台北民宿 手提紙袋 紙袋工廠 包裝紙袋 手提袋 包裝盒 股票教學 股市分析 股市億萬贏家 股票軟體 股票行情 ferrari 賣車 賓士 lexus紙袋印刷 會場設計 貸款 票貼 二胎 包裝紙盒融資 工商融資 支票貼現 借款 法律事務所 馬桶不通 food forming patty machine boiling machine 化妝品包 裝 紙盒 breading machine vegetable machinePlastic Drinking Cups宜蘭民宿 宜蘭旅遊教育訓練 品質管理 Ohsas 18001
*-*-*-*-*-*-*-*-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