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unday, January 31, 2010

归人的过客

突然想起很多年前的今天所发生的事,做了一件很久没做的事~写诗,来抒发一下。写得不好,希望大家见谅,多给意见!谢谢


《归人的过客》



隆隆的车声 空中的灰尘

你的脚步

我思考的人生

总是在 蜻蜓栖息的莲花池旁


记得雨树与花儿共舞的那一天

你决定当过客


阳光与空气交错的时空

我也许下了对它的承诺


成群的蚂蚁 容不下 那厮杀理想的老头

一张张黑字填满 早已污染的象牙塔

他高举双手 接受红头白棒

我坚守岗位 只为白鸽天枰

你却离开这 孕育果实的大树


每当夕阳时 我载着老铁马的呻吟声

走过 那千山万人的宿舍

总会想起 我俩的点点


就在那瞬间 归人的故事 不曾结束

Friday, January 15, 2010

阿拉让纳吉龙椅或不保 还有东马后院正在着火

“阿拉”字眼所衍生的争议越演越激烈,各地皆出现各种不明份子以汽油弹、砖块、石头与红漆等物恶意破坏非回教徒祈祷所,似乎务必要点燃各宗教份子心中火种,让其燃烧。

虽然暂时尚未出现宗教激烈冲突,但是这些袭击行动都足以让各宗教之间存有猜疑,更对早前高调处理“阿拉”字眼争议的巫统领袖感到非常不满。

“阿拉”字眼源自于阿拉伯文,阿拉伯人使用“阿拉”来统称亚伯拉罕信仰里的上帝,这包括了犹太教、基督宗教(基督教、天主教)以及回教。而当在圣经翻译成同一语宗的马来文与印尼文,并将上帝翻译成“阿拉”之时,我国马来西亚更是尚未成立。

马来西亚约有9.1%是基督徒,人数大约有2百110万人,其中居住在东马的原住民基督徒更占了一半以上。一直以来,大马基督徒在使用马来文称呼“上帝”时,都是统一使用“阿拉”一词,而特别是以马来语为沟通语的原住民基督徒更是习以为常。

然而,政府却在1986年下令禁止基督徒使用“阿拉”字眼,不过后来基督徒组织便在两名前首相暗中默许的情况下,在自己的基督社群中默默使用,每年当面对马来文圣经与刊物遭扣押没收的时候,更是被迫通过个别“特殊管道”,权宜性处理将其通关,让圣经与刊物重见光明。

不过这些情况是发生在国阵巫统强势之时,东马各附庸政党需要在得到西马老大的祝福方能继续生存的年代,但是如今西马老大已失当年之勇,经过308政治海啸在西马大败后,目前更是正依靠东马这个“议席定期存款”来维持中央政权。

所以,当巫统主席兼首相纳吉与内政部长希山慕丁以“默许”态度来放纵反对非回教徒使用“阿拉”字眼之时,他们都已经忘记自己早已失去当年之势,他们似乎一心只是想到要制造宗教矛盾气氛,希望借此逼使民联盟党回教党能够重演“改教风波”加入战围,因而分裂民联、削弱城市选民对其支持,但结果回教党悬崖勒马,不涉入这滩浑水,更以连消带打之态来化解纳吉的攻势。

这个举动不但让纳吉碰了一头灰,更替国阵燃烧东马原住民基督徒选票,同时也制造了民联扭转劣势的机会,而且还顺便提供了弹药让巫统党内失意分子向纳吉发射暗箭,让他顾此失彼。

袭击事件爆发以来,虽然纳吉与希山都不停地尝试熄灭怒火,但是不难发现其他巫统领袖都不曾出声相助,而这种表现并不符合巫统一直以来全力对外的姿态,不禁让人感觉到这些领袖是在隔岸观火。

纳吉接任巫统主席以来,都一直采取高压手段来镇压巫统党内异见,以便打造巫统一团和气的形象,然而这些熟悉政治循环生态的巫统领袖都深知“留着青山在不怕没材烧”的道理,所以这些失意分子包括前阿都拉派系等在面对镇压后都一直在等待机会回击纳吉,以便能够随时可以制造翻盘机会。

倘若纳吉这时处理不当而导致社会矛盾加剧,引发冲突的话,党老二与其他失意分子就学习当年敦拉萨的倒东姑策略,要纳吉因国家内部冲突引咎辞职,让其接管领导棒子,纳吉一不小心便将成为史上任期最短的首相。

此外,即使纳吉成功抵挡党内暗箭,但是他也必须想尽办法处理占据东马选民高达三分之二的基督徒选民对“阿拉”争议的种种不满,因为宗教情意结在西马或许并非重要获取支持的导因,然而在东马这却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为东马教会不管是对城市或郊区选民来说都有一定的影响力,尤其是组织系统完善的天主教,更有可能会因为不满纳吉处理“阿拉”争议而暗中动员其信徒不再支持国阵,从而让纳吉断送江山。

因此,纳吉即使在早前正铺天盖地推动一个马来西亚、营造国阵改革的形象,但是每次发动吸票机时,都会遇上不良因素而让其功亏一篑。然而,这次情况更加微妙,原本民联正面对低潮劣势,眼看国阵身处良好时机,结果又再度遇上种种不利情况,不过纳吉这次所遇上的潜在危机不小,若不谨慎处理的话,搞不好很容易就会被大风大雨淹没在茫茫的政海之中,从此难以翻身。

Thursday, January 14, 2010

郑屹强:政治影响生活 鼓励青年关心政治


砂拉越新闻 - 中砂

郑屹强(中)说,由大学生来改变选情,会比政治领袖的演说更有效。左及右分别许国伟和张念群律师。



















(本报诗巫10日讯)《风云时报》助理主编郑屹强说,政治是公共的事务,要谈政治和关心政治,是因为政治跟人们的每天生活有关,生活琐事都要看政治天气演变做事,包括家里食用的白糖、米粮、水电费,或是走在路上的道路情况,儿女的教育问题或好或坏,全由政治因素决定。

他说,然而,家庭传统观念影响年轻一代不对政治感兴趣、不表关心,连孩子及长到18岁以后,做父母的也没有鼓励孩子去注册成选民或是跟子女谈政治,社会没有鼓励年轻人参政,关心政治。

他称,在年轻人的世界里,或是由小到大的观念中,父母只是嘱咐孩子将书读好,其他的不必加以关心,特别是对政治更加不必去理会,然而,当每个社会人士都在抱着同样心态时,不懂政治,不去理政治的乱像的话,到头来,受害人的最终可能是自己。

于昨晚在砂中区友谊协会会所举行的“我年轻,我关心政治”的讲座会上,受邀为讲员之一的郑屹强如此表示。

他也是隆雪华青论坛组的组长,曾任博大华文学会主席、全国大专学会争取注册运动总协调、废除大专法令总协调。

“当有一天需要申请政府的奖学金时,准备出国深造的你,能否拿到是份奖学金则要看情况,因为有政治因素在操纵,所有东西都在政治里面,但我们社会,华裔社 会只教华人逃离政治,没有提供好的空间和管道,将关心政治的好理由和事实发表出来,因此试问如何去带领年轻人去关心去谈论此公共事务?”

他说,印尼前总统苏卡诺曾说,只要给我一批年轻人,我可以撼动全世界,事实上说的是,年轻人是最有能力去参与此公共事务的,即政治。

他续称,年青人没有大家庭的负担,在念大学以外的时间就是自己的时间了,跟年长不同的是,大学生们未经消极的政治云海污染,抱着积极心态去应对。

冲动是青人代言词

另外,他说,冲动是年轻人的代言词。年轻人是冲动的,正面的来看,因为冲动才没那么多顾虑,否则年长的人经过一番三思,想完之后,心中热情已经烧灭,要做的事件已经过了,不必再去做。

“年轻人就不同,针对问题,他们的想法是把问题解决了再说。”因此,郑屹强认为,冲动有时候未必是一件坏事,有时候也是一件好事。

他说,再者年轻人充满想像力,创造力,惟教育制度却很彊化,但随年轻的增长,这些丰富的创意潜能最后也失踪,年长的人画不出一个有翅膀的人,但年轻人不同,他们可以任意发挥和想像。

他表示,不要小看创意,它会影响整个世界的层面,在资讯中的《视窗》发明人以及现在的面子书,都是年轻人发明,在资讯传达上,是由年轻人引领社会走向发展。

他说,在东方人眼里,书念不完是严重的事,但在外国人眼中,比尔盖芡和雅谷的创办人,都是没有毕业的年轻人,在改革整个社会的脉动里,我们要求的价值和东西是什么?是年轻人创造出来的价值感,还是他的学业?

大学生活多姿多彩

他表示,在大学里,一名教师对他说过的一句话:东西学到之后,永远是你的,别人拿不掉,让他印像深刻,烙印到今天。

他表示,上课、吃饭、睡觉看戏(或者上网/玩电玩)是大学生的生活专常,日子很容易过。除了读书外,大学生如果积极参与那些塑造人格以及提供许多技能训练的项目,将来无论是投入企业发展或服务领域,都会做得很好。

因而,他鼓励年轻人,自己儿子积极面对大学大专生活,投入社会的改革,关心政治,对将来不会有吃亏,只有赚而已!

他说,当初参与全国大专学会争取注册运动,废除大专法令对他是一个机会,经历了非常多,也学了很多,因此在大学所经历的一切事,让他大学4年过得很不同,有了这些人生的彩虹,满足感很多。

他也希望,大学生们扮演一定角色,在传统家庭里,只要家里出了大学生,一个郊区村庄里出了大学生,其社会地位会高过别人,大学生说的话都是具有影响力,旁人尤其是自己家庭成员的人一般都会相信,其信任层面高过政治人物自己来宣传。

所以,他说,只要一句话,大学生就有可能改变家里成员投票的决定,这比政治领袖来说服更有效,因此,大学生,尤其是东马的学生如果决定要改变的话,那或许将改变国家局面。

http://www.seehua.com/index.php/sarawak/sibu/11403

Wednesday, January 06, 2010

本南族助养计划受惠者已达90人。。欢迎大家继续努力!

经过了一月一日的大喜讯后,这个助养计划似乎沉静了一个时候,不过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就是助养计划已经进入90大关了。

感谢多名博客的拔笔相助,让更多人知道这个小消息,这几天都忙着回复电邮、交代进展,还有跟进本南族朋友那里的进度。

真的衷心谢谢各位的帮忙!这几天工作有点忙碌,所以没有跟进消息,想跟大家说抱歉!

接下来,有人建议要做一个本南族的网站,不知道有没有人得空要帮忙整理资料、设计网页等呢?若有人兴趣的话,麻烦你留言一下,感激!

今天很累,就写到这里!明天再给大家知道更多好消息吧!

Friday, January 01, 2010

2010年1月1日的好消息 本南族孩童教育助养计划已达致80名孩童受惠了。。。。

不懂是不是一月一日特别多人喜欢做好事,我今天一觉醒来,接到博客Polibug的电话+收到几个电邮,助养人数就增加至60人,然后下午要出街前,又再接到一名助养计划号召者林放的来电告知好消息,就是有人一口气答应助养20个小孩,之后马青联邦直辖区州团长周连琼则承诺能够找到10位本南孩童的助养费。

不过这些都不是今天最大的意外收获,最大的意外收获是这个小小行动竟然惊动教育部副部长魏家祥,他通过第三者告知,要求本南族领袖能够尽快准备一份计划书,内容包括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与需要来呈上给他,他会通过教育部的管道来处理。

虽然我也不确定到底魏家祥的承诺会否兑现,本南族的问题,他能够处理多少。但是,至少让人感到振奋的是这个本南小孩助养行动已经开始扩散,渐渐地带动人们关注这个本南族孩童的问题。

然而,今天也再多了几位热心人士自告奋勇地要协助找人参与计划,所以这个助养计划的团队似乎越来越多人了。

有人,日日是好日,我也希望如此。但愿这个本南孩童助养计划的雪球可以越滚越大,一不小心可能会让全数500个孩童都获得帮助,届时将会是多美好的事啊!

最后,今早本南族领袖提起另个计划,他们在村内筹办学前教育(幼儿园),不知有没有人认识任何机构、组织想要协助他们呢?有的话,记得也电邮(tehyeekeong@gmail.com)我.

感激万分!

屹强

2009年本南小孩的最好礼物 目前已有53人参与助养计划


你听过这个海星理论的故事吗?

“在退潮时,海星无力游回大海中,绝大多数的海星只能枯死在海岸线。一位男孩每天准时的在退潮时分都去捡海星,努力的将其丢回海中,尽可能的去协助海星活下去。

很多海边的人都嘲笑他,要捡到什么时候?成千上万的海星捡不完的!

小男孩头也不抬的继续捡起一只海星丢进大海,后说:我刚刚又改变了一只海星的命运!”

这是很久以前在网络上看到的一个小故事,然而这几天我就是一这个心态来号召大家参与本南族孩童的教育助养计划。

同样的,我收到了各种善良的意见、各种更完善化筹款机制的提醒,谢谢各位的关心与意见。

当然在2009年结束前,我完成了第一份任务,就是找到了53人参与这个计划,原本这是我想花一星期或尽可能要完成的目标,没想到反应会那么好,在3天内就完成咯,所以希望2010年能够再接再厉,能够接下来90%的孩童们也可以得到援助。

虽然我不敢说,一定能够找到500个,但是就如捡海星的道理一样,我能帮多少个,就帮多少个,即使有人曾怀疑我这样做到底能够救到多少个孩童,我只说,我只是一个人,能力与时间有限,能帮多少就多少,我更希望的是这个行动能够带动更多人去帮助他们,让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假如我一个人能够辗转间找到50个人,那些大老板、具规模性的组织是不是能够找到更多呢?倘若我完成了10%就是极限的话,那接下来的90%就要靠其他人来完成。

然而,这个行动也带动了一个教会、一个妇女组织、一个鸡农少爷想要为本南人做些事情,这是多么美好的事啊,所以希望会有更多人继续参与,或甚至自己发动一场更为浩大的运动来帮助这群孩童们。

好咯,我得到2009年最大份的礼物就是帮助了53名孩童找到了一年的教育助养费!再度感谢那些帮忙传播消息的人。

最后还有一名著名博客阿武叔答应一起号召助养计划,期待他协助发布消息与为本南小孩带来好消息。


谢谢大家!